全国服务热线:400-0379-440

新闻中心 PRODUCT DISPLAY

丰南广告气模金定海:四十仍未央——《中国广告》四十年的四个朋友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3-05-27 105 次浏览

  1981 年4 月15 日,家为中国广告行业发声的媒体诞生,2021 年,《中国广告》迎来40 岁生日,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,《中国广告》推出“共同见证——庆祝《中国广告》创刊40 周年”的大型专题,向中国广告业的过往岁月献上一份厚礼,也为《中国广告》的未来征程吹响号角。

  记得20世纪90年代中期,次去《中国广告》杂志社,那时杂志社在上海延安东路284号的延河大楼里,临近外滩。延河大楼建造于1934年,解放前是浦东银行大楼。确切的位置就在延安路河南路的交叉口。大楼的外墙是圆弧形的,大约在二、三层之间,还特别设置了以“中国广告”书写体为标识的立体招牌,字很大,横式排列,印象中,差不多一扇窗户一个字,两边镶嵌朱红色墙柱,当时该路段没有延安高架路遮挡,人流量也很大,抬眼望去,杂志社的红色字体特别醒目,成为该路口的城市记忆点。杂志社地处上海繁华地,商业氛围浓厚,这些环境因素、市场动态,恐怕都在促成《中国广告》的专业视野和现实经验。杂志社的内部空间不大,就是一个大通间广告气模,像是过去的银行写字间,编辑记者的办公桌很挤,楼道里还堆放着杂物,当时为什么事去的,已经忘了,现在回想起来,仅留下了一些记忆碎片。

  《中国广告》杂志之所以地位显赫,一是“早”,因为《中国广告》是国内最早的一本专业广告杂志,创刊于1981年广告气模,领风气之先,萌动于改革开放之初。二是“高”,《中国广告》一经诞生,就把握了命名的先机广告气模,让后来者绝难抢位。可能当时的商标注册管理政策与现在不同,“中国”字头,居然也能注册成功。反过来说,杂志以“中国”冠名,既是勇气,也是担当,开创起始就自觉以推动中国广告的发展为价值主旨。

  先说陈樑先生。陈樑时任主编,曾多次与他在学术活动的场合相遇,每每发言,他总能找到争辩的对象,个性鲜明,于我印象深刻。他主编的杂志办得风生水起,记得原先杂志是季刊,后改为双月刊、月刊。当时杂志挺火的,所以刊发的广告也多,其中以喷绘、气模广告居多,当然还有很多广告公司的形象广告。广告多,说明杂志在当时的行业影响力。陈樑的笔名叫阿微,开设了一个专栏“每期一题”,经常写点时评或时感。在杂志的专业提升方面,陈樑的贡献颇大。比如,杂志封面的改版。当时大多数杂志以摄影照片为封面。陈樑力邀“上广装”的设计师程凭钢先生主持改版,将“中国广告”横式的刊头,改为四字格,红色衬底、字反白,此刊头沿用至今。

  再说社长姚能珍女士广告气模。姚社长为人处世很低调,面善近人,是一个愿意倾心力把事情做完美的领导。每每与会,总能自始至终,很静,不摆架子,对于《中国广告》的发展,眉宇眼神中,略带忧虑,总有种被时代追逼的紧迫感广告气模。记得在1999年底,姚社长来学校找我,恳切希望我能出任《中国广告》的主编。对此,本人有过选择的挣扎,离开学校还是继续留在学校,这是个很难的抉择广告气模。一方面,我没有编辑经历和经验广告气模,对于广告,也只能说刚刚跨进了一只脚,更没有主编的眼光和决断;另一方面,自己不擅社交,照顾不了那么多的社会关系。本人内心还是偏爱当个老师,偏爱于广告教学。其实还有个原因,就是不忍离开一起创建广告系的年轻老师,当时如果撒手,一走了之,感觉很对不起他们。最后还是婉拒了姚社长的美意。现在看来,当时的选择,还是对的。否则,杂志和广告系,早被我搞砸了!尽管当时未能接受邀请,但是还挺感谢姚社长的,因为她从权威的角度给了我专业的认可。

  接着说说张惠辛先生。张惠辛先生是我大学同学,好脾气,与张惠辛处不好关系的人不多,他很能包容,宁可委屈了自己。张惠辛先生是在上海大学任教时被杂志社看中挖角的。90年代初,张惠辛已经在上海有名的广告公司兼职策划总监。既在大学教书,又在一线实干的策划人,当时很少。张惠辛先是担任主编广告气模,后来是社长兼主编。在他的主持下,《中国广告》有了长足的进步,推出了“中国广告论坛”(后来改名为“中国广告与品牌大会”)、《广告案例年鉴》、《户外广告年鉴》以及《影视广告案例年鉴》,改变了杂志原来的商业模式,拓展了产品广告气模,以杂志的品牌影响力为市场驱动,打造论坛平台,打造专业话语权,这是张惠辛到任后的最硬核的逻辑改变。基于此,我们以中国新广告研究中心的名义与《中国广告》合作了二十年,开设了“中国新广告评选”的栏目。从2001年起,到今年广告气模,满打满算20年广告气模,想想也不容易,一年12期,20年就是240期,摞起来,可以堆满一书架。没有双方的信任和价值观的认同,肯定做不下去,因为这个栏目评选的作品是非选送的,也就是以第三方立场为标准的,当然,专业的公信力也源于此。后来,这个栏目越来越成熟,进而又发展出“中国新广告奖”,成为“中国广告与品牌大会”的一大亮点。前些年,据张惠辛介绍,韩国的ADWEEK与《中国广告》交流,直接选中了这个栏目,原封不动地搬去韩国,作为介绍中国广告的一个重要内容。至于现在是否继续延用,不得而知。

  此后的社长兼主编是鲁培康先生。鲁培康先生也是学者出身,说话谦逊,睿智儒雅,著述颇丰。我与鲁培康先生相识较晚。次见还是在深圳,是在有氧深圳公司成立的庆典活动上,我们相谈甚欢,遂有后来的稿约,我把那次庆典上的讲稿改写为文章,以《现象之间与现象之见》为题,发表于《中国广告》。之后,不同的场合,多有见聊。特定的历史逻辑,规定着每一任社长的使命。从广告业的艰难恢复,到向洋看世界,再到本土广告自信的确立,然后又进到数字时代的广告解构与建构,每一段进程,都在催逼杂志的进化。鲁社长的改革,既重实践,又重理论,在重构信息渠道的同时,力求用务实的调研形成有价值的专题来打造杂志平台广告气模。为此,接连推出了产业园区、广告教育、公益广告和数字化广告等重磅专题,在碎片化阅读的语境中,夺得先机,赢得了杂志阅读的深度价值。

  《中国广告》的四十年,就是半部中国广告史。潮流人物的进退、时尚话语的轮替、媒体方式的进化,更重要的是生活观念的调谐,历史纹理中的种种躲不过的偶然,都值得回头看看!